关于高校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实践和研究

发布时间:2009-10-08浏览次数:1809

[ 前 言 ] 建设工程跟踪审计作为工程审计的一种创新,在实践中已彰显出它的优越性以及广阔的应用前景,已引起高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高校加入到跟踪审计的实践和探索中。华中师范大学在建设工程中开展紧密型跟踪审计始于 2002 年,在这近四年的时间里,对跟踪审计进行了较深入的实践和探索。

[ 关键词 ] 高等学校;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实践;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步上了快车道,得到了飞速发展。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确立了教育在国民经济中的优先发展地位。 199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颁布和实施,确立了高校独立法人地位和高校办学的自主权,极大地鼓舞和调动了高校的办学积极性,高校的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在校学生人数成倍地增长,学校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也在迅速扩大。尤其在建设工程上,这是高校投资最多,也最引人关注的一个增长点。
   由于建设工程项目具有周期长、投资大、技术复杂、控制环节多、管理专业性强等特点,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可能带来重大损失。作为高校的审计部门,如何为学校控制和节约建设项目的成本,如何使学校的建设资金发挥的效益最大化,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通过几年的实践与探索,建设项目审计的一种崭新的模式逐步趋于成熟,这就是跟踪审计。  

  一、 跟踪审计与结算审计的区别及其优越性

  当前建设工程项目广泛运用的结算审计是一种事后审计,它对建设过程中造价管理的种种漏洞,显得无能为力。而跟踪审计则将审计监督、咨询贯穿于建设项目的全过程,及时发现、纠正建设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如设计变更、隐蔽工程、材料价格等事后求证难的问题,由于审计的提前介入而得到有效的解决,从而摆脱了事后审计的被动局面,这就是当前跟踪审计应运而生的原因。

  所谓跟踪审计,是指审计机构依法依规对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的造价管理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咨询、鉴证和监督活动。其目的是将传统的事后审计的关口前移,及时有效地预防经济风险,促进项目各方的管理,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建设成本。

  (一)跟踪审计与结算审计的区别
  1 、审计时间不同

  结算审计是建设项目竣工后对施工单位项目结算进行的事后监督;跟踪审计是对建设项目全过程进行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咨询、鉴证、监督活动,是全过程的造价控制。

  2 、审计方式不同

  结算审计采用的是事后的送达审计方式;跟踪审计除此之外,还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的跟踪,对咨询内容进行市场调查,对隐蔽工程验收到现场计量等就地审计方式。
   3 、审计内容不同

  结算审计是依据施工合同、法规对施工单位报送的项目结算书进行审计;跟踪审计不仅要对施工单位结算书进行量、价、费的审计,还要对设计、概算、施工预算、投标书、合同、签证、变更、材料设备价格、索赔、隐蔽工程等环节进行全面、全程审计。

  4 、审计职能不同

  结算审计体现的是审计监督职能,跟踪审计不仅具有监督职能,还体现了审计咨询、鉴证职能,简言之,跟踪审计扩充了审计的功能,寓监督于审计服务之中,体现了现代审计理念。
   5 、审计效果不同

  跟踪审计比事后结算审计效果好,跟踪审计贯穿于建设工程的全过程,掌握了各环节的情况和资料,减少了结算审计时的许多矛盾,审计结果更真实更合理。

  (二)跟踪审计的优越性

  1 、能更好地控制和节约工程项目的成本,取得更佳的经济效益。 跟踪审计能拓展以往事后审计的做法,做到关口前移,使审计做在项目开始之时,贯穿于项目建设过程之中,最后把握结算审计关。

   2 、进一步促进了对工程项目质量的监控。 目前,我国建设项目管理客观上还存在着一些程度不同的设计不到位、施工不到位、监理不到位和管理不到位的情况,通过跟踪审计,可及时、及早发现问题,促进各方加强管理 , 以利堵塞漏洞,防范风险。
   3 、有力地促进了工程管理队伍的廉政建设。 众所周知,当前高校 “ 工程腐败 ” 的案件时有发生,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由于跟踪审计形成了从源头上控制和监督的机制,通过制度和程序,能有效地减少建设工程中的一些不良行为,使我们的干部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站稳脚跟。
   4 、降低了工程项目的投资风险。 由于高校建设项目多,投入的建设资金多,动辄上亿,甚至上十亿。如此巨大的建设投资,也蕴藏着极大的投资风险,稍不谨慎,学校大量的资金就会流失,因此,实行跟踪审计能在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加强监督和管理,这等于是为学校的建设资金和工程质量层层把关,步步防守,从而有效地控制了投资风险。  

  二、跟踪审计的实践与探索

  由于跟踪审计具有结算审计所不可替代的优越性,所以目前全国各地对跟踪审计这一新模式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并给予了高度的关注。

  我校在建设工程中开展跟踪审计始于 2002 年,在全国高校中属于起步较早的,在这近四年的时间里,我校跟踪审计的实践和探索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

  (一)第一个阶段( 2002 年 —2004 年)

从项目的施工阶段开始实施紧密型跟踪审计,主要抓住了以下六个关键环节:

  1 、合同的咨询

  合同是约定当事人经济行为的法律文件,合同能否依法履行直接关系到建设项目能否顺利进行,关系到建设工程的质量、工期和投资效益等问题。在跟踪审计过程中,对于基建部门送来咨询的合同,审计人员主要从合同订立的形式、合同主体的合法性、合同条款是否齐全、合同的约定是否明确,以及违约的具体责任等方面重点控制。合同条款不全、约定不明确是造成合同纠纷最常见、最大量的原因。

  2 、材料、设备价格的咨询

  材料、设备的造价往往占到一个工程总造价的70%以上。材料、设备档次的选择,价格的确定,对控制整个工程造价在投资允许范围内起着关键作用。在当前市场上,材料、设备品种多、品牌多、规格多、档次多、供货渠道多、价格变化大。因此材料、设备的价格咨询成为跟踪审计的一项十分重要内容。

  3 、工程进度款的审核

  资金具有时间价值,所以,工程进度款的支付时间与支付额度是工程的承、发包方十分关注的问题。我们既要使施工单位获得合理的资金用于工程的顺利施工,又要使工程款不能超付,一旦超付,学校将会处于十分被动的地步。为防止出现这种现象,在工程进度款的审核上,审计人员采取包括组织的、技术的、合同条款方面的种种措施,予以层层把关,使工程款不能出现超付的情况。

  4 、隐蔽工程

  及时做好隐蔽工程的跟踪记录,是准确确定工程造价的必要前提。对隐蔽工程的记录,审计人员应采取多种手段、方式,包括到现场进行材料取样,拍摄现场实际情况,做好跟踪记录等。对隐蔽工程的跟踪记录做的好,将会在结算审计时省去很多麻烦。

  5 、工程变更、签证

  基建工程的变更、签证必然涉及到工程价款的变动。就目前国内激烈的建筑市场而言,施工单位为了获取丰厚利润,已将目光转向工程的变更、签证方面。有的甚至采取策略,低价入围,然后靠施工中的各种变更、签证来确保自身利润的最大化。因此施工中严格控制工程的变更、签证,对于防止变相突破投资规模,控制工程造价有很重要的作用。

  6 、索赔的审核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建筑行业与国际接轨,国外一些观念和作法也逐渐为国内施工单位所借鉴,索赔就是这种背景下的一种新情况。因此,对于索赔费用的审核,也成为跟踪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施工单位往往抓住建设单位的某些失误,索赔金额要价很高。审计人员要进行充分的调研取证,据实审核,从而避免或减少学校的风险和损失。
  (二)第二个阶段( 2004 年以来)

  自 2004 年以来,我们进一步加大了对跟踪审计完善和创新的力度,主要有以下四项新举措:

  1 、继 2004 年 9 月我校首次进行大型工程项目委托审计公开招标以来, 2005 年我校又对 8 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了委托审计公开招标,使这一举措得到了巩固和完善。它不仅达到了充分利用社会审计的优质资源来降低建设成本,提高投资效益,而且在社会上也树立了华师公开、公平、公正的良好形象。

  2 、跟踪审计关口前移,从项目的准备阶段介入。原来的跟踪审计是从施工阶段介入的,现在从源头介入,即对工程设计、工程招标、工程合同、工程概、预算等都严格把关,以避免事后无法纠正的问题和无法挽回的损失。

  3 、将跟踪审计从基建工程扩展到修缮工程,应学校后勤处要求,对 10 万元以上的修缮工程项目也进行了跟踪咨询。今年我们在学校没有大项目动工的情况下 , 对零星小项目的审计为学校核减资金近一千万元 .

  4 、加强对跟踪审计这一新模式研究和探讨,从实践中进行总结,从总结中得到提高。今年我们先后举办了三次有关跟踪审计的研讨会,分别与武汉地区部分高校、与社会咨询机构、与外省兄弟院校进行了探讨和交流。找出当前跟踪审计中存在的不足和遇到的困难,总结成功经验,探讨进一步搞好跟踪审计的对策和措施。在此基础上,我们起草了《华中师范大学建设工程跟踪审计实施办法》,撰写了跟踪审计的交流论文,被中国教育审计学会批准立项,并获得一等资助。

  三、 跟踪审计所取得的效益

  跟踪审计所取得的效益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管理效益。

  (一)经济效益

  1 、显性经济效益

  实施跟踪审计以后所取得的经济效益是非常明显的。以我校为例,校庆三项大型工程送审总金额 12763.34 万元,审减金额 2166.08 万元,审减率为 16.97% 。而在实行跟踪审计以前, 2002 年我校工程项目平均审减率为 8.8% 。为学校把好出口关,节约了大量的建设资金。与本地区没有开展跟踪审计的院校相比,年平均审减率相比高出 3 - 4 个百分点,因此实行跟踪审计以后学校所取的经济效益是明显的。

  2 、隐性经济效益

  隐性经济效益是指通过跟踪审计产生了经济效益而没有在结算审计报告中反映的部分,我们称为隐性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材料价格方面:在没有实施跟踪审计之前,不少材料是由施工单位提供样品和报价,有的现场管理人员,或工作不深入,或情况不熟悉,没有把好关,结果使确定的价格与实际价格的出入很大。实施跟踪审计以后,材料价格得到有效控制。比方说,我们在体育馆工程中,施工方将一种叫 “ 手动圆形蝶阀 ” 的单个报价为 1800 元,而实际市场核实价为 320 元,审减率为 82% ;我校学术交流中心安装的 “ 不锈钢球阀,软蝶阀 ” ,施工方总共报价 93389 元,而实际市场核实价为 4199 元,审减率为 95.5% ;还有一种防火涂料,施工方的报价为每公斤 36 元,而实际市场核实价为每公斤 8 元,审减率为 77.8%…… 这种由施工方报价由跟踪方核实定价的材料多达上百种,平均审减率为 29.85% 。材料价格咨询效益显著。

  二是土、石方挖运计价方面:众所周知,任何一项基建工程都存在着土石方的开挖与运输问题。随着方量的大小,开挖现场的条件,运输距离的远近以及运输方式的不同,土方挖运计价是有很大差别的,按定额套,也是合规的。然而,随着土方挖运市场的变化,很多单位早采用了随行就市的灵活方式,一般都低于甚至大大低于按定额计价,为单位节省了很多费用。我们学校在没有跟踪审计之前,没有充分利用土石方挖运市场利于我们的变化,使学校该节约的资金没有节约下来。实行跟踪咨询以后,体育馆土方工程,如按定额计算应为 50 元 /m 3 左右,我们根据市场情况,提出按 13-16 元 / m 3 包干。交流中心土方工程,通过招标形成价格为每方挖运为 18 元 / m 3 ,这样就为学校节约了大量资金。

  三是工程进度款的审核方面:审计人员采取了种种措施,予以层层把关,共审减工程进度款 3345 万元,其时间价值可想而知。

  (二)社会效益

  除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以外,跟踪审计还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1 、促进了建筑市场的规范

  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是近年来全国性的整顿、清理工作的重点。通过跟踪审计,使审计部门很自然地介入了建筑市场。通过对基建物资采购、建筑方案设计、工程招投标、建设施工等各方面进行跟踪咨询,形成了有效的约束机制,促进了建设项目各参与方依法规范自身行为,从而促进了建筑市场秩序的规范和改善。

  2 、形成了从源头上防止 “ 工程腐败 ” 的机制

  当前,建设工程已成为腐败的一个高发区、重灾区,即使在被称之为 “ 象牙塔 ” 的高校,也不断有人落马。实行建设工程跟踪审计后,由于审计部门从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和结算阶段全过程跟踪,筑起了一道严密的监督防线,使之由过去的 “ 秋后算帐 ” 转变为防微杜渐,成为从源头抑制腐败的有效机制。

  3 、在社会上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高校本身是神圣的知识殿堂,是知识分子精英荟萃之所在,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高校的举动对社会无疑有着示范和样板之效应。高校在建设工程方面的作为不仅树立了自身的良好形象,而且对社会是一个很好的参照和榜样。

  (三)管理效益

    跟踪审计所产生的管理效益也是不可忽视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加强了现场管理

  原来现场管理中出现的乱签证,资料收集不及时、不齐备等现象有了很大好转,这为工程结算审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提高了工作效率

  由于跟踪审计的贴近现场、及时等特点,能非常快捷地配合基建部门解决许多技术层面的难题,能现场解决的尽量现场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也要尽快解决,从而加快了工程进度,提高了工作时效。

  3 、密切了相关部门的合作

  由于跟踪审计的明显效果,逐步消除了一些部门的认识误区和狭隘偏见,使各相关部门的配合更加紧密,更加协调,促进了相关部门工作的规范化,大大提升了综合管理水平。

  4 、管理上的多重效应

  跟踪审计既是结算审计创新,又是建设项目管理模式的创新,通过对建设项目施工合同、材料设备价格、工程签证、进度款、隐蔽工程和索赔进行咨询和鉴证活动,促进了基建管理部门的合同管理、材料质量及价格控制,以及项目工程进度款的控制。通过施工现场跟踪,促进了施工单位的质量、安全管理,加强了监理单位责任意识,促进了监理工作到位。概言之,由于跟踪审计的介入,促进了建设项目的施工管理、监理管理、财务管理和项目管理,降低了工程成本,化解了过程中的经济风险,多重管理效益显著。

  四、当前跟踪审计面临的问题

  由于跟踪审计是一种全新的工程审计模式,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它与任何新生事物一样,在发展的过程中还面临着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

  (一)审计的风险与压力加大

  由于跟踪审计对工程项目实行了全过程的造价控制,面临着咨询任务重,时间跨度长,协调环节多,以及审计质量控制等多重压力,因此它所承担的风险与责任极大地增加了,审计人员的工作量也是成倍地增加,这对于审计部门的压力是很大的。

  (二)相关的规章制度还未建立健全

目前跟踪审计在高校已开展了几年了,在实践中已形成了一套跟踪审计实践的操作流程和规范,但还未从审计理论上加以总结和提升,还未建立一套相关的跟踪审计的规章制度,没有系统地上升到教育审计规范、内部审计行业规范和学校制度。简言之,跟踪审计有待于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三)建设项目管理各方的职责和权限还未合理界定

  跟踪审计打破了建设项目的传统管理模式,而又因跟踪审计制度、规范尚未建立、健全,因此参与建设项目管理的各方管理职能和权限尚未从制度上合理界定,各方责、权、利关系不很明晰,会造成各管理方不到位或越位情况。因此要明确界定管理各方职责,保证各方工作到位而不越位,各司其职,才能使跟踪审计有序进行。

  (四)建设项目管理各方的协调一致

  跟踪审计是一项多部门参与、多单位协作的一项工作,在当前,由于各种原因还存在着配合不协调、不主动,甚至还有工作不到位的情况直接影响着跟踪审计的效果。这里面涉及到一些深层次方面的问题,这需要进行认真研究,比如施工单位与咨询公司的矛盾,基建部门与审计部门的协调等等。

  (五)审计环境的优化问题

  高校跟踪审计环境不容乐观。由于高校审计属于内部审计,仅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加上跟踪审计处于实践和探索阶段,没有现成的法规和制度加以保证,如果有关部门不理解、不配合,跟踪审计将不能很好地实施。因此,优化审计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六)审计手段及审计人员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  

  由于跟踪审计对建设项目是贯穿始终的全过程审计,因此极具政策性、专业性和复杂性,对跟踪审计的方法、手段及审计人员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具有精湛的专业技术和较宽的业务知识面,同时还要有较好的协调沟通能力,以及了解掌握最新的方法技术手段,以适应跟踪审计的需要。

  五、对跟踪审计前瞻性的研究

  跟踪审计作为一种经过实践检验的新的工程审计的模式,从它取得的优于传统结算审计的效果来看,它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更好地运用这一模式,我们必须在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它,使它在工程审计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取得更好的效果。为此,我们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关口前移,从项目的准备阶段介入

  现行的跟踪审计一般是从施工阶段开始实施的,即从施工开始到竣工结束。通过几年的实践,发现如果跟踪审计从准备阶段开始介入,则跟踪审计的效果会更好。

  如果从准备阶段开始介入,即对工程设计,工程招标,工程合同、工程概算、预算等环节的把关就要严密的多。如工程设计是对工程建设进行的全面规划,是确定与控制工程质量、工程造价的关键环节。据统计,在满足同样功能的条件下,合理的设计可降低工程造价的 5%—10% ,甚至可达到 10%—20% 。因此,要尽可能促使优化设计,严格杜绝边设计边施工。对工程招标要进行监督,防止通过不规范招投标、虚假招投标使招投标流于形式。对工程合同也要进行严格的把关,防止事后所签合同出现 “ 开口 ” 或漏洞。在这个阶段实施跟踪审计,有助于从源头发现问题,以避免事后 “ 亡羊补牢 ” 的尴尬与无奈,有的损失甚至是事后无法弥补的。

 (二)注重跟踪审计质量的控制,建立审计质量保证体系

  跟踪审计的质量是跟踪审计的生命,不断加强跟踪审计质量的控制,是我们搞好跟踪审计的一个关键点,为此,我们应把好四关:

   1 、把好队伍关

  当前高校大型建设工程项目的审计一般都是委托社会中介组织进行的,那么要想把跟踪审计搞好,必须得挑选过硬的队伍来承担。一般大型建设工程项目委托审计,一定要采取切实的措施,挑选资质好、信誉好、业务精、作风硬的社会中介组织来承担。

  2 、把好合同关

  与接受委托任务的社会中介组织签订内容翔实、周密的合同,使双方明确跟踪审计任务、质量标准、奖惩措施及违约应承担的责任,增强双方的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并且避免因责任不明晰而造成的矛盾和后果,依据合同严格管理,促使跟踪审计人员忠于职守,工作到位。

  3 、把好过程关

  学校审计部门要经常到现场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现场跟踪的一些问题,随时掌握、了解第一手材料。

  4 、把好复审关

  建立结算审计的复审制度,对一些重大项目进行复审,一般项目进行抽查,强化质量控制和质量责任制。

  (三)加强规章制度建设,使跟踪审计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

  跟踪审计是建设项目审计模式的重大创新,使传统审计的程序、内容、方法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为了使跟踪审计能健康发展,同时也是为了进一步完善跟踪审计,使这一模式能更好地为建设工程项目服务,因此,要建立健全一整套跟踪审计的规章制度,制定跟踪审计实施办法,科学合理地选择审计跟踪点,准确掌握审计参与管理的程度,建立一套完整的审计程序和审计规范。为跟踪审计人员与其它各方管理人员提供具体指导,使之各司其职,工作到位不越位,相互配合,协调运转,使跟踪审计步入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的轨道。

  (四)对跟踪审计合理取费的探讨

  跟踪审计是一项创新工作,审计取费没有现成的规定。跟踪审计的合理取费是跟踪审计得以进一步深入开展的重要因素,公正合理地评价审计人员的劳动,这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这也是搞好跟踪审计的内动力。

  由于跟踪审计类型不同,劳动和技术含量也不相同,因此不同类型的跟踪审计的收费标准就不同。目前,在武汉地区松散型跟踪审计取费一般不支付基本费用,仅按审减额的 5% - 10% 收费;紧密型跟踪审计取费参照《关于调整建设工程造价咨询服务收费标准的通知》鄂价房地字 [ 2000]51 号文的取费标准 , 一般收取基本费用的 50% - 100% 作为跟踪费用,按审减额 5% - 8% 收取审计费用。

  在跟踪审计实践中,跟踪咨询活动产生隐性效益和显性效益,过程控制中隐性效益和显性效益还相互转换。由于跟踪审计取费考虑仅是两个因素:跟踪过程中的劳动投入和审减金额,因此没有考虑隐性效益。随着跟踪审计的过程控制的力度加大,结算审计的审减额还会减少,如果照搬现行的按审减额取费,显然就不能真实体现跟踪审计价值。因此,研究合理计取跟踪审计费用是当前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我们认为,跟踪审计的取费不能仅仅只看审减额,还要根据实际跟踪效果(如材料价格、隐蔽工程、工程变更、索赔等方面的咨询服务的投入和效益)合理计取跟踪审计费用。总之,要做到客观、公平、合理。

 (五)优化审计环境

  跟踪审计需要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从内部审计环境来说,是全体审计人员上下一心,同心同德,具有高昂的工作热情与和谐愉快的工作氛围。从外部环境来说,一是需要上级领导的支持,二是需要有关部门、有关方面的理解和配合。作为内审部门,它不具备国家审计的权威性与强制性,它只能通过自身更多的努力来争取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还要加强审计宣传,与被审计单位沟通、协调。另外从学校领导来说,要充分认识到审计部门为学校创造的有形或无形的价值,充分发挥审计部门的优势和作用,大力支持审计部门的工作,从政策上给予鼓励,从人员上给予保证,从经费上给予支持,使审计部门为学校的改革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六)注重提升审计技能和审计人员素质

  实施跟踪审计后,审计的内容大大超出了传统结算审计的范围,没有相应的技术手段和人员素质,就难以达到理想的审计效果。在审计手段方面要大力推进审计信息化,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审计软件,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审计质量。

  同时要大力提升审计人员的自身素质,一方面要搞好在职培训,使审计人员不断充电,不断更新知识,使他们在原有知识储备的基础上,还要掌握新的知识和方法,以适应跟踪审计的需要。另一方面可以适当引进急需人才,完善和优化审计队伍的专业知识结构。

  (七)跟踪审计体现了 “ 预防、服务、监督 ” 三位一体的现代审计理念

高校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一经诞生就从武汉高校到全国各地高校,受到各高校的普遍关注并得到快速发展。究其原因就是跟踪审计的思想代表着现代内部审计的发展方向。

  1 、事后监督到事前防范、事中控制

  传统审计中,无论是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还是经济效益审计,都是事后进行的,是 “ 秋后算帐 ” ,是 “ 马后炮 ” ,具有管理的滞后性。跟踪审计是将结算审计最终造价结果涉及到的内容,通过跟踪审计进行事前造价咨询和过程造价控制,寓监督于跟踪服务之中,加强了建设项目造价过程管理,防范了经济风险。跟踪审计具有及时性、预防性和建设性的特点。

  2 、从单一的监督职能到监督与服务的双重职能

  传统审计职能是监督、评价和鉴证,基本职能是监督。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实现了从事后结算审计向事前咨询和事中控制的延伸拓展,实现了传统审计职能向现代审计职能的转变,是质的飞跃。

  3 、从查错防弊到注重价值

  传统审计主要是查错防弊。而跟踪审计围绕建设项目造价进行跟踪、咨询和控制,参与到建设项目管理的各种环节,审计目标是提高项目质量和控制项目造价,千方百计为提高投资效益服务。实践证明,跟踪审计能够更加有效地为学校预防风险,增加价值。

   总言之,建设工程跟踪审计作为工程审计的一种创新,在实践中已彰显出它的优越性以及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我们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对跟踪审计加强实践和研究,使它不断完善和提高,最终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从而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为高校的改革发展服务。

 

  主要参考文献:

  1 .《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编   中国石化出版社   2004 年 7 月出版

  2 .《高校审计理论与实务》   罗永根主编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 年 9 月出版

  3 .《内部审计原理与技术》   理查德 . L. 莱特里夫等编   中国审计出版社 1999 年 6 月出版

  4 .《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   张坤等编著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年 7 月出版

  5 .论建设项目跟踪效益审计 曹慧明   载《审计研究》 2005 年第 1 期